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交汇点》:感恩师者 义勇彰德 | 胡新颜:幼教岗位育桃李,危急时刻勇担当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10 浏览量:135

编者按:

他们,是三尺讲台上的耕耘者,以粉笔为犁,深耕知识的沃土,播种未来的希望;他们,亦是危难时刻的无畏勇者,以凡人之躯挺身而出,用果敢与热血诠释人间至善大爱。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彰显师者仁心与勇毅,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交汇点新闻推出“大义江苏·勇者风尚”专题之“感恩师者·义勇彰德”系列宣传。我们将聚焦江苏各地涌现出的教师见义勇为先进典型,连续刊发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些可敬的师者楷模,聆听他们于平凡中铸就伟大的动人篇章,感受那深植于师者心底的温暖、勇毅与力量,让见义勇为精神之光,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胡新颜,女,1977年生,无锡市惠山区藕塘中心幼儿园教师,曾获评无锡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江苏好人。

2019年12月13日16时30分,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藕塘某食品店内突发紧急状况。一名群众在购物时突感不适,随即口吐白沫、休克倒地,嘴唇发紫发黑,失去知觉,情况万分危急。周围群众一时手足无措,赶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此时,下班回家途经此地的惠山区藕塘幼儿园教师胡新颜见状,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上前运用自己学过的急救技能展开施救。她先试了试男子的脉搏,发现颈动脉搏基本消失,没有自主呼吸,“这是心脏骤停,要在‘黄金四分钟’内进行抢救。”胡新颜心里判断。心脏骤停的患者每一秒都是抢救的黄金时间,都有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胡新颜马上回忆学校培训的心肺复苏技能,果断采用心肺复苏术进行胸外按压、排痰等急救措施。一分钟过去了,患者没有任何反应,胡新颜再次把患者的气道打开,采取半蹲式的按压方式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患者气道里发出的声音慢慢变得有规律了,眼睛从上翻已经变成了闭眼,胡新颜看到了希望,持续用力按压着。四分钟时,患者的气道终于发出接上气的声音,脸上渗出一层密密的汗,逐渐苏醒恢复了知觉。胡新颜立刻用群众递来的大衣遮盖患者身体进行保温,用纸巾清理男子嘴角污物和满头冷汗,并疏散围观群众让患者呼吸新鲜空气,小伙成功脱离生命危险、转危为安。120赶至现场后将小伙送医进一步诊治,胡新颜见义勇为的事迹也传为美谈。

胡新颜的英勇行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2020 年,她获评“江苏好人”;2021年,被授予“无锡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自 1997 年参加工作以来,胡新颜已在幼教一线岗位默默耕耘了 28 个春秋。她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用爱诠释教育真谛,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幼儿教育事业。在领导眼中,她勤恳实在;在同事眼里,她真诚热情;在孩子和家长心中,她善良慈祥。认识她的人都称赞她开朗乐观、工作用心肯干、雷厉风行且责任心强。多年来,她热爱工作、团结同事,乐于传帮带,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十佳师德标兵。

胡新颜此次见义勇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她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来积淀的工作本能与职业操守的自然体现。如今,回忆起那次生死时刻的救援经历,胡新颜依然坚定地表示,当时看到男子倒地失去意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救人、不能放弃”。她无比庆幸自己多年积累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能为挽救他人生命争取到宝贵时间。

“见义勇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付诸行动的勇气与担当。”胡新颜这样说,也这样践行着。作为一名幼教老师和见义勇为先进典型,她带着更强的信念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她主动分享急救技能,带动身边人学习安全知识,携手共同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如一束微光,激励更多人在他人需要时勇敢站出来、伸出援手,用善行义举汇聚起社会崇德向善的磅礴力量。

 

×